親子溝通處方箋

親子關係是人生中最奇妙、特別且充滿挑戰的一份聯結情誼。想要品嘗親子關係的美好,有賴父母用心的經營,以及在挫折中不斷的學習和成長。在這個過程裡,溝通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。特別當家庭進入家有青少年的階段,大多數父母會經驗到跟孩子溝通的困難和衝擊,因而感到挫折、無奈。不過危機就是轉機;父母若能夠重新調整眼光,認識親子之間的差異和問題,使用有效能的溝通方式來跟孩子互動、化解衝突,便是轉危為安的成長契機。

一、家有青少年的溝通問題

隨著孩子的身高、體重和年齡愈來愈成長,父母可能發現,跟孩子之間的溝通似乎變得愈來愈不易。究竟是怎麼一回事?以下提供從不同角度來省思家有青少年的溝通問題。

()親子溝通時間-量少質差

        根據張老師基金會調查發現,12~18歲國中及高中生平均每天和父母聊天時間不

到半小時。父母在外奔波、挑起養家重責,孩子則忙於課業、補習、交朋友。親子互動相處的時間有限,如果父母的眼光只看到孩子的表現,孩子的心態視父母為提款機,那麼,親子之間的溝通必然愈來愈機械化。

()親子角色大不同

進入中年的父母,肩負著家庭三代老小的責任;而進入青春期的孩子,面對的卻只有自己,不要責任、只要權力,在意別人的眼光,用言語和行動來表明自己的獨立與自主,活在此時此刻,不看過去、不想未來。顯而易見的是,兩代之間必然存著溝通的鴻溝;重擔壓力之下還想抓住些什麼的父母,遇上只顧當下又自我意識增強的孩子,自然會擦撞出不少溝通的火花。

()親子需求差異大

那個曾經賴在身旁撒嬌的小丫頭,開始嫌棄媽媽買的衣服太幼稚;一向敦厚溫和的兒子,突然以大吼大叫來回應父母的叮嚀。大手牽小手的畫面漸漸褪色,進入青春期的孩子甚至不願意和父母同行。這都是青少年為了滿足獨立自主的成長需求,可能出現的種種行為表現。不過,父母很容易視之為叛逆、變壞,因此憂心難安。也有的父母會發現,自己不再成為孩子的生活重心,驚覺孩子正逐漸遠離。這些整裝待發、預備離家的青少年,讓多少父母心思澎湃、悵然若失。各種複雜的心情,倘若沒有收拾整理,就很容易在親子溝通中跑出來作祟,引發溝通問題。

二、親子溝通有秘訣

轉變中的青少年有如蟲蛹化蝶,正在為自己的未來預備起飛。青少年的父母也開始邁向生命中的另一個轉化階段,準備面對人生下半場。親子間若能進行有效能的溝通,將有助於營造親密的親子關係,創造親子雙贏的局面。

以下提供親子溝通的秘訣予家長參考:

()改變是最重要的第一步---所謂的改變,包括父母調整自己的眼光,看見孩子獨特的能力,並且引導青少年學習為自己負責;不強迫孩子一定要怎麼做,也不鼓勵他們依賴。這些態度,都需要父母透過平等且尊重的溝通方式來落實。溝通是一門藝術,每對親子關係都可能有不同的溝通方式。然而,面對成長中青少年的挑戰,父母願意改變自己,尊重孩子的獨特性,那就是給青少年孩子最好的祝福。

()坦誠---在青少年孩子面前,父母「是,就說是;不是,就說不是。」這樣坦誠態度,有助於孩子對父母產生信賴感,因為親子間的信任關係是親子溝通中相當重要的元素。

()冷靜---不論孩子的情緒多麼失控,父母的反應都能保持理性且冷靜。這份安定的力量能夠幫助孩子平穩下來,讓親子溝通更有效能。

()堅定---青少年跟父母之間常出現權力競爭的情況。父母跟孩子訂定的家規有必要合理且清楚。一旦孩子來挑戰,父母必須保持堅定的立場。如此可避免孩子一再的測試,反而造成親子溝通的阻礙。

()主動親近---對青少年的世界、特殊的語言和想法保持興趣,是父母與孩子保持溝通管道暢通的方式之一。父母若能帶著好奇心主動關心和積極聆聽孩子的世界,相信青少年孩子會願意跟父母分享的。

()聆聽、聆聽、再聆聽---能夠站在孩子的立場,了解孩子的感受;父母的全然聆聽,是送給青少年孩子最寶貴的禮物。這份禮物也是親子溝通中最好的工具,會把許多的溝通屏障清理乾淨。

成長的功課是不分老少,學習與青少年溝通,正是父母學習面對真實自我的契機。或許在跟青少年互動的過程中,父母常常感到迷惑、挫折;但是父母的自我鼓舞、自我打氣,欣賞並且肯定自己的努力,就是幫助自己成為愈來愈好的父母。

「那流淚撒種的,必歡呼收割。」願這個應許帶給父母更多信心和盼望,在人生路途中,與青少年一起成長。